炒股就看,權威,專業,及時,全麵,助您挖掘潛力主題機會!
出品:新浪財經上市公司研究院
作者:IPO再融資組/鄭權
在剛剛過去的2024年,A股IPO繼續保持整體趨嚴的審核節奏,上會審核數量、發行上市數量都大幅減少,終止數量同比大幅增長。
2024年,三大交易所共有77家IPO企業獲受理,其中深交所僅受理3家,上交所受理8家。上會審核情況,2024年共有57家企業上會審核,53家過會,名義過會率為92.98%,上會數量和過會數量較2023年同比大幅下降。發行及募資層麵,2024年A股共有100家企業成功IPO,合計募資673.53億元(按上市日統計,下同),上市數量及募資總額分別較2023年下降68.05%、81.1%。 終止方麵,2024年三大交易所合計有437家企業終止IPO進程,終止數量較2023年的286家增加151家。
保薦券商排名情況,2024年的IPO承銷額、承銷保薦收入依然排名第一,但優勢逐漸縮小;2023年IPO承銷額排名第二的,2024年排名跌出前五;2023年排名第四的,2024年的排名跌至第8,並且投行評級由A類降至B類。
上會審核情況:勝華波成為唯一被否企業 保薦過會率為0
wind顯示,2024年,A股IPO共有57家企業上會審核,53家過會,名義過會率為92.98%。2023年,共有308家A股IPO企業上會接受審核,過會279家,名義過會率為90.58%,無論是上會審核數量,還是過會數量,2024年較2023年皆大幅降低。
自2023年“8.27”新政以來,A股IPO審核趨嚴。2024年,新‘國九條’及資本市場‘1+N’係列政策文件落地,主板、創業板上市財務條件進一步提高,“清倉式分紅”製定標準,科創屬性及創業板定位再次修改等一係列新規則的出台,以及大幅提高現場檢查及現場督導比例、嚴格限製分拆上市、從嚴把關未盈利企業IPO等監管措施發布,從嚴審核的趨勢未變。
2024年4家未順利過會的企業中,1家被否,2家取消審核,1家暫緩審議。唯一被否的企業是浙江勝華波電器股份有限公司(下稱“勝華波”),國投證券保薦。
上交所主板上市委認為勝華波未能說明內部控製製度健全且被有效執行,未能充分說明財務報表在所有重大方麵公允反映發行人的財務狀況、經營成果和現金流量,不符合《首次公開發行股票注冊管理辦法》第十一條的相關規定。
招股書顯示,勝華波實際控製人為王上勝、王上華和王少波兄弟三人,本次發行前三人控製公司100%的股份。這樣“一股獨大”的股權結構很容易令人對其內部控製的有效性產生懷疑,尤其是公司還存在異常的體外資金流動,詳見《》等文章。

wind顯示,25家券商保薦57家IPO企業上會,其中19家券商的名義過會率為100%。其中,光大證券名義過會率最低,為0,保薦上會企業數量1家,取消審核1家(保定維賽新材料科技股份有限公司)。國投證券名義過會率為66.67%,上會3家過會2家,1家被否。名義過會率為75%,上會4家,過會3家,1家暫緩審議(馬可波羅)。
上市委會議上,深交所對馬可波羅的經營業績及應收賬款問題進行了重點審核,並要求公司披露經營業績是否穩定、單項壞賬準備計提是否準確。
招股書顯示,馬可波羅2021年以持有的對地產公司66,761.79萬元應收賬款及應收票據對應的債權轉讓給唯美裝飾及其關聯方,轉讓價格與賬麵淨值16,370.13萬元的差異稅後淨額42,371.28萬元,視作權益性交易於發生時確認資本公積增加。6.68億元的應收款項是哪家地產公司的壞賬?招股書顯示,馬可波羅2020年年末應收款超過6.68億元的隻有恒大地產一家,並且42,371.28萬元的差額與馬可波羅對恒大應收款項計提的壞賬損失相差不多。
申報材料顯示,馬可波羅2022年對恒大地產的壞賬計提比例為80%,同行可比公司、、、新明珠的計提比例分別為86.66%、 90% 、100%、90.00%。對比可見,馬可波羅2022年對恒大地產的壞賬計提比例較低。
IPO終止情況:中金公司無緣A類投行 連續三年被評為B類投行
根據三大交易所官網的信息統計,2024年合計有437家企業終止IPO進程,終止數量較2023年的286家增加151家,增幅。其中,北交所終止78家,上交所終止153家,深交所終止206家。
2024年,“清倉式分紅”標準確立、科創屬性,創業板定位修改規則,主板、創業板上市財務條件進一步提高等一係列“組合拳”,讓一些不符合硬性條件的公司終止了IPO進程。同時,大幅提高現場檢查及現場督導比例、嚴格限製分拆上市、從嚴把關未盈利企業IPO等監管措施,也是2024年IPO企業撤單的主要原因。此外,在從嚴審核的大背景下,一些“帶病闖關”的企業也不再抱有僥幸心理,還有一些企業因轉板、戰略規劃等合理原因撤單。
分券商看,2024年終止IPO保薦項目數量最多的投行是中信證券,終止數量高達54家;中信建投、海通證券、民生證券、中金公司終止的IPO企業數量分別為37家、30家、29家、28家,排名第2-5位。

中信證券IPO終止項目數量較多一是因為其保薦企業數量多,二是中信證券本身撤否率較高,自身保薦項目不符合審核條件的項目數量多,執業質量有待提高。根據中證協“撤否比率=(撤回項目數量+否決項目數量)/(撤回項目數量+否決項目數量+上市項目數量)”的公式計算(下同),中信證券2024年IPO項目撤否率為83.08%。
2024年A股共有100家企業成功IPO,437家終止,整體撤否率為81.7%,中信證券的撤否率高於行業整體。中信證券2024年撤回的54家IPO項目中,深圳博納精密給藥係統股份有限公司於2024年1月份撤回IPO申請,中信證券保代謝博維、張強,在保薦過程中,因“對發行人境外銷售收入占比較高的主要貿易商客戶進行充分調查,核查程序執行不到位,且未對實地走訪過程中發現的異常情形保持職業懷疑並采取進一步措施進行審慎核查”,被深交所出具書麵警示的自律監管措施。
中信證券保薦的深圳市皓吉達電子科技股份有限公司,2024年4月撤回IPO申請。同年11月,中信證券因對發行人實際控製人認定和控製權穩定性的核查程序執行不到位、未督促發行人準確、完整披露控股股東的重大股權轉讓情況等違規行為,被深交所采取書麵警示的監管措施;兩名保薦代表人受到六個月不接受其簽字的發行上市申請文件、信息披露文件的紀律處分。
中信建投撤回的IPO項目數量僅低於中信證券,遠高於其他券商。在中證協2024年度的投行評級中,中信建投再次無緣A類投行,連續三年被評為B類投行。一個原因中信建投是紫晶存儲欺詐發行財務造假案、恒大財務造假案中作為主要債券承銷商等影響,詳見《》《》等文章。
除了中信證券,海通證券、中金公司、民生證券等投行2024年的IPO保薦撤否率也超過了80%,其中中金公司2024年成功保薦上市企業數量為6家,終止的IPO企業數量為28家,撤否率為82.35%。此外,根據近日中證協公布的投行分類評級結果,中金公司從2023年的A類投行降為2024年的B類投行。
中金公司投行分類評級下降,一個重要原因是卷入上海思爾芯技術股份有限公司(下稱“思爾芯”)欺詐發行案。據調查,思爾芯2020年虛增營業收入合計1536.72萬元,占當年度營業收入的11.55%;虛增利潤總額合計1246.17萬元,占當年度利潤總額的118.48%。中金公司因在保薦思爾芯科創板IPO過程中未勤勉盡責,出具的《發行保薦書》等文件存在虛假記載,被證監會處以責令改正和給予警告處罰,沒收保薦業務收入200萬元,並處以罰款600萬元處罰。
民生證券2024年合計保薦6家IPO企業上市,29家項目終止,撤否率為82.86%。2024年,民生證券又被中證協評為C類投,連續兩年被評為C類投行。值得關注的是,民生證券是唯一一家被評為C類投行的大型投行。
不僅被投行分類評級連續為C類,民生證券2024年的財務顧問、債券業務評級都為最差的C類,可見保薦質量與數量出現了嚴重背離。
發行上市情況:承銷保薦費用及費用率畸高
wind顯示,2024年A股共有100家企業成功IPO,合計募資673.53億元。2023年,A股共有313家企業上市,合計募資3565.39億元,無論是上市企業數量還是募資額,2024年較2023年都出現了大幅“腰斬”。
2024年新上市的100家企業中,募資額最高的是,實際募資34.95億元,也是唯一一家募資額超30億元的企業;募資額最少的是,僅募資0.53億元。2024年新上市的100家企業中,募資額超20億元的有3家,超10億元的有17家。
2024年,承銷保薦費用最高的IPO企業是艾羅能源,保薦券商為招商證券,承銷保薦費用為20,662.48萬元,是唯一一家費用過億元的IPO企業;承銷保薦費用排名第二高的是民生證券保薦的,承銷保薦費用為9,471.7萬元;承銷保薦費用最低的是芭薇股份,金額僅500.79萬元。
招商證券保薦的艾羅能源,不僅承銷保薦費用高,保薦費用率也較高,為9.28%。在2022年-2024年合計承銷的841家IPO企業中,募資額在20億元-23億元的21家公司(不含艾羅能源)中,承銷保薦費用率最高的是招商證券保薦的,費用率為8.23%(實際募資21.74億元,承銷保薦費用為1.79億元),其他20家公司的費用率都低於7.15%。上述21家IPO公司的承銷保薦費用率的中位數為5.05%,算術平均值為5%,可見艾羅能源IPO項目的承銷保薦傭金率畸高。
除了艾羅能源,、等企業的承銷保薦費用率也非常高,如中信證券保薦的博科測試,實際募資5.66億元,承銷保薦費用為7,339.62萬元,費用率為12.96%。2024年募資額在5億-6億元的12家企業中,除了博科測試,其他11家企業的承銷保薦費用率都低於9.83%,大部分在8%左右。
市場表現方麵,2024年新上市的100家企業,隻有中信證券保薦的上市首日破發,有98家企業上市首日收盤股價漲幅超17.2%,有71家企業上市首日股價翻倍,有40家企業上市首日股價收盤漲幅超2倍,9家企業的股價漲幅超5倍,4家漲幅超10倍,打新賺錢效應十分明顯。
上市首日股價漲幅超10倍的企業分別是、、、,漲幅分別為1917.42%、1738.95%、1703.98%、1060.61%、這幾家企業上市日期發生在9月30日至11月26日這兩個月內。
有觀點認為,上市首日股價暴漲,尤其是嚴重偏離公司基本麵的股價暴漲,是公司上市後股價長期大幅下跌的重要源頭,因此“新股必漲”、新股大漲的炒作長期看是弊病。
券商排名情況:等投行撤否率高達100% IPO承銷業務“顆粒無收”
wind顯示,2024年A股共有100家企業成功IPO,合計募資673.53億元,31家券商瓜分這673.53億元的承銷額。其中,中信證券承銷額最高,為130.62億元;排名第2-5名的券商分別是華泰聯合、中信建投、招商證券、,承銷額分別是81.79億元、59.34億元、53.75億元、45.76億元。

2023年,IPO承銷額排名前五的券商分別是中信證券、海通證券、中信建投、中金公司、國泰君安,承銷金額分別為500.33億元、466.15億元、394.02億元、322.45億元、317.14億元。
2024年,海通證券的IPO承銷額排名跌至第六,中金公司則以35.90億元的承銷額排名第八,排名下滑明顯。
2024年,IPO承銷保薦收入排名前五的券商分別是中信證券、華泰聯合、招商證券、中信建投、國泰君安,金額分別為6.45億元、5.43億元、3.56億元、3.44億元、3.44億元。盡管中信證券仍排名第一,但與排名第二的差額近1億元。2023年,中信證券IPO承銷保薦收入為29.35億元,比排名第二券商海通證券的承銷收入高出近7億元。
在IPO收緊的大環境,絕大部分券商2024年的IPO承銷額大幅縮水,其中多家中型投行全年“顆粒無收”,如東興證券、東方證券。
wind顯示,東方證券2024年撤回的IPO項目數量為7家,保薦上市數量為0,全年撤否率高達100%。2023年,東方證券的IPO承銷金額為68.65億元,承銷保薦收入為4.83億元。
東興證券2023年的IPO承銷金額為20.87億元,承銷保薦收入為1.46億元。東興證券2024年的IPO承銷額為0,終止的IPO項目數量為7家,IPO撤否率為100%。
除了東興證券和東方證券,多家中型投行2024年的IPO保薦撤否率較高,如、平安證券、開源證券。其中開源證券2024年撤回的IPO項目數量高達13家,但成功保薦上市的隻有1家,撤否率高達92.86%。平安證券2024年撤回2家IPO項目,上市項目數量為0,撤否率為100%。
國金證券2023年的IPO承銷金額為71.34億元,承銷保薦收入為6.29億元。2024年,國金證券成功保薦上市的項目數量為3家,承銷額為21.47億元,承銷保薦收入降至1.25億元;2024年終止的IPO項目數量為27家,是保薦上市項目數量的9倍,撤否率高達90%。